AQLI News
January 10, 2019
January 10, 2019
根据芝加哥大学能源政策研究所今天发布的一个新指数和在线工具显示,中国的政策制定者在大气污染防控方面的努力取得实质性进展。中国在2014年初发起污染防治战。根据卫星数据,空气质量寿命指数发现2016年的全国细颗粒物大气污染水平比2013年下降12%。
该污染减少程度相当于中国居民平均预期寿命延长6个月。同时,几个重点地区的污染浓度降幅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为当地居民带来更多益处。天津曾是2013年中国污染最严重的三个城市之一,它的颗粒物污染浓度在2016年下降了14%。如果能够维持这个水平,其1300万居民平均预期寿命将比2013年延长1.2年。河南省的大气污染改善最为明显,居民暴露在细颗粒物污染的时间比2013年下降了20%,相当于平均预期寿命增加了1.3年。
“中国近几年的污染治理工作已见成效。卫星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大气细颗粒物污染浓度下降了10%以上。更多最新数据显示,这几年的污染降幅可能更大。”芝加哥大学米尔顿·弗里德曼讲席经济学教授,能源政策研究所主任迈克尔·格林斯通(Michael Greenstone)教授说,“如果这个势头能保持下去,中国人将过上更健康、更长寿的生活。”
中国应对污染的努力是全球治污行动的一部分。空气质量寿命指数证实细颗粒物污染是对全球人类健康的首要威胁,它对全球预期寿命的危害已经超过了恶性传染病(如肺结核和艾滋病)和吸烟等不良行为,甚至超过了战争。事实上,在全球75%的人口(约55亿人)所生活的地区,细颗粒物污染浓度均高于世界卫生组织的指导标准。
格林斯通指出:“如今,全球很多人呼吸着危及健康的空气。但是对这一风险的认识往往含糊不清和令人困扰。通常做法是将大气污染浓度转化为数字和颜色,如红色、褐色、橙色和绿色。但是始终不清楚这些抽象指标对人类健康究竟意味着什么。”
空气质量寿命指数这项研究成果是以格林斯通与他人合作撰写的两份经同行评审的研究报告为基础,对人类长期暴露在细颗粒物污染环境和预期寿命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量化分析,然后将研究结果与全球测量的、高度本地化的细颗粒物污染数据相结合,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揭示全球各地空气污染的真实成本。该指数也可以显示各种大气污染防治政策如何提高预期寿命,包括满足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标准、现有国家空气质量标准,或者自定义的空气质量标准下的不同指标。
芝加哥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大学宣布开创性科研合作关系,研究中国能源与环境问题
当天,芝加哥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大学签署谅解备忘录,共同研究能源、环境和气候变化等领域的重大问题。该科研合作关系将促进中国科研人员与芝加哥大学师资就中国能源和环境问题与政策开展一系列广泛合作。为期五年的合作旨在为中国政策制定者介绍新的视角和工具,用以解决突出问题,包括寻找投入产出比高的减少污染的方案。
“我们很高兴能与芝加哥大学建立开创性的合作关系,共同保卫蓝天。”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长李树深表示。“我们的合作会将中国科学院大学一流的工程技术与芝加哥大学全球领先的经济分析能力结合。我相信,这一强强联合能够孕育出独有的创新和解决方案。这非常振奋人心。”
芝加哥大学校长罗伯特·齐默(Robert Zimmer)表示,“我们相信,芝加哥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大学之间开创性的、历史性的合作关系将会在可预见的时期内拓展重要学识及其相关应用。我确信,两校将在应对一些世界重大挑战上取得突破,双方缺一不可。”
芝加哥大学能源政策研究所隶属于芝加哥大学贝克尔-弗里德曼经济研究所。2018年11月,贝克尔·弗里德曼经济研究所与清华大学宣布了另一个研究合作关系。清华大学-芝加哥大学经济与金融联合研究中心将集中两校经济学研究的优势力量,推进前沿经济学研究。